- UID
- 5629
- 好友
- 記錄
- 日志
- 相冊
- 帖子
- 主題
- 分享
- 精華
- 積分
- 11631
- 威望
- ☆
- 金幣
- 兩
- 貢獻
- 分
- 魅力
- ℃
- 閱讀權限
- 60
- 注冊時間
- 2010-1-1
- 最后登錄
- 1970-1-1
- 在線時間
- 小時
手機閱讀本帖: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新會員注冊
x
辦好主會場活動 展宜昌“三農”新貌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北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9月7日上午,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北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三峽日報社10樓宜昌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長華出席新聞發布會,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洪福作主題發布,介紹宜昌市籌備豐收節活動的有關情況。宜昌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澤剛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珊珊主持新聞發布會。
今年全省糧食總量預計保持去年水平
問:“湖廣熟,天下足”,湖北作為全國產糧大省,今年糧食生產形勢怎么樣?能否為全國保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長華:湖北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糧食總產已連續7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與超長梅雨季罕見洪澇災害疊加影響,今年我省糧食和農業生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夏糧實現豐收,早稻生產好于預期,秋糧面積增加、長勢較好,如果后期不出現大的災害,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總體上看,我省穩定糧食生產的決心沒有變、糧食豐產豐收的態勢沒有變、糧食主產省的地位也不會變。
今年以來,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保糧食安全大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戰疫情保面積。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先后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生產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春季農業生產按下“啟動鍵”“快進鍵”。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部門圍繞疫情防控、農資調運、春耕春播三線連續作戰,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指導服務,以最大力度抓物資到位、面積落實。據農情調度,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可保持在7000萬畝左右,預計總量保持去年水平。
二是抗洪澇穩產量。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分作物發布防災減災技術意見,及時成立專家指導組,及時到災區開展技術指導,及時調度種子、化肥、農機具,及時搶收、搶種、搶管。全省共調度救災種子2380萬斤,安排救災資金1億元,做到了適宜改種補種的因災絕收田塊應種盡種。
三是強基礎促生產。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加強耕地質量保護,糧食產能基礎逐步打牢;深入實施院士專家服務農業產業發展“515”行動,推廣了一批綠色化、輕簡化、全程機械化等生產技術模式,科技興糧效果顯著。
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再下功夫、再添干勁,做到秋糧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全力奪取秋糧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全面小康交出優異答卷。
宜昌“五招”保柑橘銷售
問: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一些地方出現農產品“賣難”問題,今年又是柑橘生產大年,產量大豐收,宜昌農業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柑橘等農產品的銷售?
宜昌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今年我市柑橘再獲豐收,茶葉、蔬菜生產也穩定增長,為切實降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們將在充分總結上半年抓茶葉促銷和蔬菜保供取得良好成效的經驗上,進一步細化措施,抓好以柑橘為主的農產品銷售。
一是立足“三早”打好主動仗。立足早研判、早謀劃、早行動,統籌協調全市柑橘銷售工作,定期召開調度會議,發布柑橘產銷信息,協調解決柑橘銷售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積極對接銷售市場。一方面是把客商“請進來”。市政府計劃在農民豐收節期間,舉辦柑橘產銷對接活動,邀請外地客商來宜對接洽談和實地考察。另一方面要推動宜昌柑橘“走出去”。首先是全力穩定老市場。其次是積極發掘新市場,鼓勵企業對接抖音、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大線上銷售力度。第三是爭取“政策市場”。抓住對口支援、消費扶貧、工會福利采購等政策機遇,擴大銷售。
三是利用現有冷鏈資源實現錯峰銷售。全市現有冷藏、通風、氣調等各類貯藏庫1072個,約可貯藏43萬噸柑橘。我們將以完熟采收、順價銷售為前提,根據銷售市場變化,充分利用全市冷鏈資源實現錯峰銷售。
四是發展柑橘精深加工促進鮮果銷售。進一步支持鼓勵柑橘深加工企業擴大產能,優先收購本地鮮果,同時督促各柑橘主產縣市區加強農產品質量等農殘管控,提升原料合格率。
五是繼續強化柑橘銷售政策扶持。整合柑橘銷售獎勵、公用品牌培育和農產品市場開發資金,用于支持柑橘銷售。鼓勵各大銀行創新推出適銷對路的金融產品,推動落實“柑橘貸”。
同時,全面、積極開拓茶葉、蔬菜、水產品、畜產品市場,確保農產品順利銷售。
集中展示宜昌農業農村發展成果和脫貧成果
問:宜昌是一個特色農業大市,農產品精品薈萃,能否介紹一下宜昌有哪些優質特色農產品?這次農民豐收節活動對助力宜昌特色農業發展有些什么意義和作用?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洪福:宜昌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良好,農業資源尤為豐富。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堅持特色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著力加快結構調整、基地改造、加工改進和營銷創新,大力培育創建名優品牌,全市形成了以柑橘、茶葉、蔬菜、畜牧、水產、糧油為主導的六大特色產業,產業規模化、商品化程度比較高,特色產業已成為宜昌農業的亮麗名片。
宜昌是全國、全省特色產業生產大市,柑橘生產規模全省第一,是全國市州最大的寬皮柑橘生產基地和橘瓣罐頭加工基地,“宜昌蜜桔”“秭歸臍橙”“清江椪柑”三大地理標志農產品和“曉曦紅”“土老憨”“屈姑”等多個品牌農產品多次獲得中國、國際博覽會金獎和農業農村部、湖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并出口至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茶葉產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宜昌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的“長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綠茶重點區域”,以“宜昌宜紅”“采花毛尖”“蕭氏茶葉”“長盛川青磚茶”為代表的宜昌茶葉俏銷武漢、北京和上海等全國各大城市。
以“清平豬”“雙蓮雞”“宜昌白山羊”為代表的畜禽產品和以火燒坪高山蔬菜為代表的特色優質蔬菜暢銷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并成功進入東南亞、日本、歐盟市場;稻花香、枝江大曲、土老憨醬醋、瓦倉大米、土蜂蜜、特色醬菜等一大批食品享譽全球。
當前,宜昌市正在抓緊建設湖北三峽蜜橘產業集群,打造“宜昌毛尖”區域公用品牌。2020年農民豐收節湖北省主會場走進宜昌,將是宜昌農業農村發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有利于促進農產品的產銷對接,有利于促進區域公共品牌的宣傳推介,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本投資宜昌“三農”領域,為宜昌農業農村發展增添動能,加快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我們將精心籌備,舉辦好本次農民豐收節湖北主會場活動,向外界展示好宜昌“三農”工作的全新風貌。
問: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宜昌下一步將如何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洪福: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民生工程,不折不扣推進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下一步,我們將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以鄉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脫貧成果的更可持續、更有效鞏固。一是保持政策總體穩定,不搞政策“急剎車”,有效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政策對接,在鞏固脫貧成果的過渡期內實現政策體系平穩轉型。二是夯實產業振興這個基礎,著眼長遠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綠色發展路子,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三是抓好人才振興這個關鍵,著力補上鄉村人才短板,推動人才下鄉和鄉材鄉選鄉用。四是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上下功夫,將扶志扶智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群眾真正從“幫我脫貧”轉變為“我要振興”,實現既富口袋、富腦袋,更能實現富萬代。
宜都三舉措將豐收節活動辦得更精彩
問:宜都作為此次農民豐收節活動具體承辦單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如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活動安全有序開展?這次是農民的節日,宜都是怎么做到讓農民廣泛參與的?
宜都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澤剛:在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宜都就統籌推進豐收節活動和針對性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進行了精心準備和周密安排。
一是分散活動降低風險。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體是廣大農民,為了讓農民朋友更好地慶祝豐收成果、享受節日快樂,在活動籌備中,考慮到既要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參與進來,又要嚴控參加活動的人數,我市采取分散活動來降低風險,在三個鄉鎮設置了四個會場,即:“一個主會場三個分會場”,每個會場都以“就近”的原則組織農民參加,還安排了一場“和諧新農村、美麗新生活”農民趣味運動會。
二是創新方式共慶豐收。開展“諸事都宜、我為家鄉代言”新農村網紅打卡點挑戰賽、“諸事都宜、小鄉大愛”全媒達人看豐收等線上分享活動,讓更多農民、更多朋友參與活動,共享豐收的喜悅。
三是細化措施嚴格防控。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擬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從嘉賓邀請、報到接待、餐飲住宿到會場布置等每一環節,把好入口、住宿、會場等重點環節,確保閉環管理、無縫銜接。嘉賓邀請重點以本省為主,避開高、中風險期,應邀嘉賓需提供十四日內的行動軌跡;住宿接待提前做好通風消殺工作,落實好常態化的登記測溫、自助餐等防控措施。
宜都是全省最早的低風險區,2月5日實現零新增,已經連續180多天無新發疫情,未發生境外輸入疫情,市疾控中心對全市海鮮、冷凍和肉類產品、環境及從業人員進行了日常核酸采樣監測,所采樣品均為陰性,疫情形勢整體可控,宜都誠邀新聞媒體朋友和各界人士到青林寺共慶豐收。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揭興偉 見習記者 孔維敏 通訊員 方素珍 呂敏 整理
|
|